由于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开关元器件的增长。各种表面处理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复杂化、轻量化、多功能、高可靠、长寿命促进了片式电子元器件(如,轻触开关,拨动开关,微动开关等)的生产和发展,导致了第四代组装技术即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出现。仅以手机为例,2000年产量为1500万部,按每部手机使用500个片式元器件计,需75亿只(2000年世界片式元器件市场约7000亿只,我国片式元器件约1000多亿只)。 兆盛开关厂有限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成为新型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出口基地。生产片式多功能开关、轻触开关、检测开关、滑动开关、带灯轻触开关、按键开关、微动开关、耳机插座、DC插座等达60亿只。我国接插件的基材有铁(低档),黄铜、磷铜、紫铜、铁青铜等材料,广泛应用酸性光亮易,如黄岩萤光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SS820一直应用到至今,亦有不少工厂使用新一代的如复旦大学的161镀易工艺,南京大学研制的镀Sn工艺。 广东的电子工厂应用ATotech的161工艺为多。最近很多电子工厂改为烷基磺酸镀(光亮与亚光都有)。镀都是氰化物厚工艺,用OMI的2#厚和复旦大学的FB-1,FB-2最多。由于对品质要求高,所有的镀Sn,镀Ag均施加后处理工艺,如Sn的保护,Ag的保护(防变色处理)。产品大多数是 、美国、德国、台湾的产品。还有些接插件,电子零件要求镀金,大多采用酸性Au工艺,厚度不等,从0.05μm到3μm。

有的电子电镀工厂设备齐全,采用滚镀机,德国β-射线测厚仪,可焊性测量装置、盐雾、湿热箱、大功率脉冲电镀电源,比从事普通电镀的加工厂装备强多了。这里要提到的开关元器件中电镀发展用Real to Real的选择性电镀。我国深圳、东莞、上海郊区的松江、江苏昆山、浙江宁波乐清等地电子电镀十分发达。高速镀Sn-Pb、高速镀Sn、厚金等工艺均获得普遍应用,卷对卷的自动线多为台湾、香港所造,添加剂大多数是使用进口的。轻触开关,拨动开关,微动开关等电镀在片式元器件的生产工艺中,表面处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用于贴装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端电极需要用三层镀技术来制作,其电镀生产线(震动镀)技术和电镀原材料均从国外进口。其中最外层铅锡合金电镀工艺是采用低污染,低酸度的甲基磺酸体系,德国Schlotter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镀Sn、Sn-Pb公司,直到近年来才逐步实现国产化。轻触开关,拨动开关,微动开关的生产中,最后一道工序是通过三层镀制作元件的端电极。因此,三层镀技术及镀液材料的性能直接而又重要是影响元件的性能,如电性能、焊接性能等等。轻触开关,拨动开关,微动开关的三层镀是制作电子元件端电极的重要工序。片式元件在贴片安装后通过波峰焊将电子元件端电极与线路结合成一体。因此,三层镀的好坏直接影响元件的性能。三层镀的第一层由银浆烧成制作,其作用是将元件叠层中的电极引出,制成端电极。第二层是在银层上电镀镍,其作用是封闭银层,保护银层在以后的焊接等工序中不受影响。第三层是电镀锡(铅),其作用主要是保证元件的优良焊接性能。因此,在三层镀中实际上电镀只有二层。在烧结的银电极上电镀镍,目的是保护银层。要求具有低应力的镍镀层(当然最佳是零应力)。否则,电镀镍后,会由于镍镀层的应力作用而将银层从瓷体上剥开,而破坏了端电极。氨基磺酸镀镍体系是所有镀镍体系中能获得低应力镀层的最理想的体系,而且还具有电镀速度快,镀液分散能力好的优点。国内用于轻触开关,拨动开关,微动开关等三层镀的体系中,较多采用了氨基磺酸盐体系。为了确保镀镍层内应力小,除了电镀工艺加以控制之外,还控制电镀参数,如50~55°C的电镀温度, 4.0~4.5的PH值,控制阴极电流密度。
|
我要评论
评论人数:0 (查看)